武夷岩茶品种特征之奇种

载自:三醉茶论坛's Archiver 

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与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

奇种茶,由武夷菜茶所制而成。菜茶,是武夷茶农对武夷山有性繁殖茶树群体品种的俗称。意思是这些茶就像门前门后所种的青菜一样普通,只供日常饮用。菜茶的来源,一是武夷山当地野生茶树,二是从浙江乌龙岭等外地引进的品种,与当地野生种杂交而成。产量较低,抗逆性尚强。菜茶的芽稍肥壮,茸毛较少,可以制作乌龙茶,也可制作红茶和绿茶。
    菜茶属于灌木型中叶类,品种则很多很杂,武夷茶史上所载的数百个茶树品种名,绝大部分都是这种茶。有人曾将其分为九个不同类型:菜茶代表类,小圆叶类,瓜子叶类,长叶类,小长叶类,水仙类,阔叶类,圆叶类,苦瓜类。选择其中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培育成功的茶树,就是名丛。
    菜茶之所以有那么多品种,有那么多的名称,一来是武夷山的自然环境使然。武夷山地形是丹霞地貌,到处奇峰怪石,从大的来说,仅在风景区核心带就有九坑十八涧。而就具体茶树生长的环境来说,又各有各的特殊小环境,因而形成一岩一茶的奇特状况。即使原先同一品种的茶树,由于小环境的差异,就会产生品种变异。比如,同一片悬岩上,由于海拔垂直变化较大,顶部,中部,底部的光照、湿度、土壤、植被不同,所生长的茶树就很容易产生变异。二来,主要是茶主们出于商业目的,争相斗奇,互造珍秘的结果。武夷山的茶名,宋元时并不复杂,数种而已,且也比较朴实,无非是龙团、蜡面、粟粒之类。明以后则逐日增多,同时也变的花俏起来。紫笋,灵芽,仙萼,白露,雨前,等等。待到了清朝,就泛滥了。什么雪梅、红梅、小杨梅、素心兰、白桃仁、过山龙、白龙、吊金钟、老君眉、瓜子金,五花八门。到民国,就更是数不胜数。除了茶树名称,还有一些茶主为了吸引招来顾客,在包装时也竞取花名。据有关资料记载,仅慧岩一岩,就有花名八百余种。
    武夷奇种茶名增多变杂的历史,其实就是武夷茶业商品化的历史。宋元时,武夷茶是贡茶,茶主是地方官府,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尽管当时有茶贵如金的说法,但市场上基本无货。武夷茶更多的是政治价值而无商业价值,茶主没有必要动脑筋去取那么多花名。茶农更是不胜重负,巴不得将茶树统统砍光。事实上武夷御茶园在宋元时,确实多次出现抛荒现象。直到明清以后,武夷贡茶废,御茶园分属各个寺庙和茶庄,武夷茶开始走上商业化之路。为了吸引顾客,提高价值,以示不同,茶主们便开始在茶名上打主意。久而久之,便使武夷茶出现这种争奇斗艳,令人眼花乱的局面。
    虽说菜茶品种驳杂,树型叶片外观上有许多不同,但用以制成的成品茶,基本品质特征差别并不大。无非是有的香气更浓郁一些,有的滋味更醇一些。其色、香、味与名丛特征相似。虽说有少数产品,如金佛茶,品质不错,但总体上来说略逊一筹。曾有不少人问我,说岩茶那么多品名,它们之间有什么特征区别?凭心而论。我虽品赏过不下数十种奇种,除了在岩韵强弱上有所感觉外,实在无法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为此我也请教过武夷山的一些资深茶人,他们的回答是,除了亲手制作的,别的他们也分不清,说不出。可是,对于这些奇种茶,你只要辨识它们的质量好坏,感觉它们的岩韵就得了,何必管它品名是什么!
    虽说如此,总还有些消费者在五花八门的品名前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范武夷岩茶市场,所以政府进行了干预。于2004年对武夷岩茶的品名与质量标准作出强制性执行规定。将岩茶产品分为五种: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从此结束了奇种茶品名千奇百怪的状况。

武夷岩茶“奇种”的传说

在武夷山品种繁多的茶树中,有一种树丛矮小,叶片厚窄的茶树,它长在路边、崖前、山颠,耐寒耐旱,到处都能生长,而且树叶繁茂。这就是武夷山的“奇种”茶。 
       相传武夷山古时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什么时候,海水退去了,留下许多奇峰怪石。不几年,荒凉的海滩成了片片肥沃的绿洲。人们便陆续从远方搬到绿洲上定居,开辟良田,种茶栽果。经过一代一代人辛勤的创业,武夷山村村六畜兴旺,户户五谷丰登,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可红火哩。

    也不知是啥原因,一年初秋,一连几十天,没下一滴雨,武夷山所有的泉水都枯竭了,树木枯萎了,良田龟裂了,才打浆的庄稼也都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生机。村民们呼天唤地,天天排着队到寺庙里求神拜佛,祈求苍天保佑,给他们送来及时雨。可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呀!庄稼绝收了,大家只得靠挖草根、剥树皮充饥。身强力壮的后生一天天地干瘦下来,老人小孩则一个个疾病缠身。这日子怎么熬呀!

    一天,大家又到山里挖野菜、草根。挖呀,挖呀,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大家都觉得非常舒服。抬头一看,只见一朵白云从远处飘来,一会儿飘过山头顶,一会儿又飘了回来,大家都感到奇怪,老人讲,说不定这是巡山路过的神仙嘞。

    又过了几天,村民依然像往常一样上山挖草根,剥树皮。大家拼命地挖呀,挖呀,忽然看见天上飞来一只满身金光闪亮的大鸟,一声不响地落在一棵大树上。大家好奇地瞧着它。大鸟“呀”地一声,从嘴里吐出一颗亮晶晶的绿珠子,绿珠子立刻钻进了土里。大鸟站在树上说:“我是神鸟,奉观音旨意,到玉帝仙茶园里偷来这粒茶籽,普救众生苦难。这茶籽落地生根成树,开花结籽,风吹满山,满山皆是茶树,不畏寒冷,不惧旱涝、能充饥能治病。”说完,神鸟展开翅膀,翩然飞去。天空顿时雷声大作,闪电交加,甘霖骤下。村民们齐刷刷跪在地上,沐浴着久盼的雨水,不住地叩头,千恩万谢!

    雨过天晴。神鸟吐下的那颗绿珠子破土而出,爆了芽,抽了叶,开了花,结了籽,清风卷着茶籽,撒遍了整个武夷山,漫山披绿,生机盎然。大家采来茶叶熬汤喝,不仅清神爽气,而且促进消化,连吃几天,肚子再也不会感到胀痛难受啦!老老少少的病也一天天地好起来。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武夷山的村村寨寨,人们都上山采叶充饥,再也不用找野菜,挖草根,剥树皮吃了。有些人还把茶树移到房前屋后种植,像吃菜一样,要吃就去采。时间长了,大家就给这茶树起了个名字,叫“菜茶”。由于这种茶树到处都能生长,十分耐旱,在石隙里也能成活,又说是神鸟从天庭含来的种子,人们又给它取名“奇种”。(茶叶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