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馆印象
赵志邈
不知是谁的主意,这次老同学聚会的地点选在市区的一家茶馆。接到通知,我颇感意外。因为据我所知,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很少有去茶馆喝茶或休闲的习惯的。
事实上,对于茶馆,我并不陌生,小时候,老家小镇有两家茶馆,其中一家离我家较近,我上学和放学都必经过那里。那家茶馆面积不大,店内陈设也比较简陋。厅堂内放置着几张脱了漆的八仙桌和一些长板凳,旁边是两只更老旧的木柜台,柜台上摆放着几只写有“龙井、祁红、铁观音”等字样的马口铁茶叶箱,还有一把长嘴茶壶和一些陶瓷茶具。印象最深的是店掌柜老板娘,她身材匀称,眼大唇薄,能说会道,对谁都彬彬有礼,颇具《沙家滨》中春来茶馆阿庆嫂的风范。
老板娘的甜嘴和殷勤,总能揽来不少茶客,其中不乏“三教九流”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他们常常聚在茶馆内,或传播新闻、或高谈阔论、或自嘲自夸、或装疯卖傻……所有这些,都足以吸引我的眼球。
我每次经过那里,都要停下脚步,从门口向里张望并侧耳倾听一会儿,期望能听得一些“天下奇闻”。在很多时候,我的这种好奇心总是能够满足的,我因此知道了不少 “江湖传说”或大人们的事,俨然成了一个“江湖小大人”。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又习惯在茶馆门口止步,竟意外发现父亲也在里面喝茶。我惊喜万分,便径直朝父亲走去。见我到来,父亲颇感意外,问我:“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常来的。”我边说边把书包放在茶座长凳的一端,一屁股坐到了父亲身边。“哦,那是老茶客了。”坐在父亲对面的老者笑眯眯地说,并立即叫来了老板娘,给我上茶。大概是碍于面子,父亲没有阻止,于是我真的做了一回茶客。
记得那次除了喝茶,我还听到了一则“海难求生记”,是一个被人称为“上海小开”的茶客讲述的,他以前做水手时的一次海难求生经历。那时我还没有见过海,第一次听说海有如此开阔,海浪有那么巨大,出海有多么艰辛和危险等等,深感震撼。我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聆听这样的故事。然而,正当我听得入神,父亲就硬拉着我回家了。
路上,父亲显得不大高兴。他对我说,茶馆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小孩子是难以辨别的。刚才那堆茶客里,其实有几个就不是好人。最后,他说:“你以后千万不要去那里了,下次若再让我撞见——”父亲顺手轻轻地拉了一下我的耳朵。我知道这是父亲说一不二的举动。从此,我就记住了茶馆是个少儿不宜的地方,每每经过那里,也就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了。
后来,“文革”开始了,老家镇上的两家茶馆都关了门,那位能说会道的老板娘也不见了踪影。
改革开放后,茶馆业不但恢复了经营,更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勃勃生机。然而对于我和大多数老同学来说,上茶馆喝茶休闲,仍不是我们的习惯。要不是这次聚会,也许我们谁都不会进茶馆门的。
聚会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匆匆吃了早点,便赶到那家茶馆。踏进店堂,我看到迎面一个巨大的颇具艺术风格的“茶”字。再环顾大厅四周,只见从房顶、墙壁到茶桌、茶椅、茶具,都是清一色仿古制作。它们在各色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惟妙惟肖和别具一格。呵,这哪是我印象中的茶馆?这里似乎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轻柔的娓娓动听的乐曲。大厅内的茶客不多,他们三三两两,坐在茶位上低声交谈,悠闲自在。置身于此,我仿佛进入了现代的“世外桃源”,整个身心即刻放松起来。
“是李老师的同学吗?”服务小姐迎了上来。“是的。”我赶紧回答。“请上二楼八号茶室。”随着服务小姐,我找到了我们聚会的包厢。随后,老同学们也都面带喜悦陆续赶至。
我们的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发起人老李一声招呼,一位服务小姐便端坐到茶艺桌前,开始表演茶艺。“今天给大家冲泡的是铁观音茶。铁观音茶属于乌龙茶类,产于我国福建省安溪县,它条索弯曲,肥壮圆结,色泽浅绿,冲泡后汤色浓艳如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风味独特……”服务小姐说罢,双手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然起落。取茶、洗杯、洗茶、泡茶,一连串的动作犹如舞蹈,按着顺序优美地展现开来。于是,整个茶室便成了茶、音乐和艺术的世界,让所在的很多人都深深地陶醉在其中。音乐响毕,一盅盅飘着特有花香的铁观音茶已随着服务小姐几近舞姿的步伐送到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面前。“请慢用。”服务小姐礼貌地鞠躬,最后,又舞姿般地引退出去,茶艺表演便就此告一段落。
室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老李头,你是怎么想到把大家带到这里来的?”有人大声提问。“是我女儿给我出的主意。”老李得意地回答。“哈哈,我是说你不可能有这般思维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禁讨论起茶馆来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见面首先谈论身处其中的茶馆,似乎有点本末倒置。然而,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却是自然的。因为在大家的记忆里,茶馆的起落和变化真的太大了,实在让人感慨。
当然,对于眼前的茶馆及其经营方式,并非是大家都习惯的。尤其是茶艺表演,大家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说茶艺表演高雅,艺术性强,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也有人说,泡一杯茶搞得那么复杂,让人觉得故弄玄虚,没这个必要。不过,有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茶馆已今非昔比,它正在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高雅。
自然,聚会没有确定的议题,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随后,叙旧述新,道古论今,谈天说地,甚至发几句牢骚……一切都无所顾忌。真挚的同窗情就这样任性地畅快淋漓地展现着,轻松,悠闲,自在。
茶艺小姐也如起舞的彩蝶,时飞来,时飞去,不断为大家添茶、添茶点。只是时光不会凝固,不知不觉已临近中午。突然,老李站起身来大声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同窗情深茶馆会。今天我们以茶代酒,共祝咱们健康长寿!”“干!”大家异口同声。“下次聚会我们还选茶馆,怎么样?” “好!”大家居然还是异口同声。
直至下午,聚会才告结束。此时,我仿佛从梦中走出,而身后那让人做梦的茶馆,也和梦一起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新的印象。

- 9月15日“福泉山顶泡茶品茗欢 ...
- 2019年4月茶食面点系列(八 ...
- 3月31日春山纪之著名专家沈红 ...
- 2019年4月咖啡萃取与品鉴系 ...
- 2019年3月茶食面点系列(六 ...


- 春山纪与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建立战 ...
- 春山纪与宁波第二空间建立战略合 ...
- 春山纪与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 ...
- 春山纪与奉化布袋茶厂茶叶专业合 ...
- 春山纪与宁波象山半岛仙茗茶业发 ...

- 8月4日洪塘消防中队体验活动圆 ...
- 7月1日走近天台县紫凝山九凝飞 ...
- 5月27日宁海一市摘枇杷感受农 ...
- 11月12日走近茶园了解制茶工 ...
- 10月1日奉化雨易山房茶文化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