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地方就是故乡——电影《烟雨红颜》有感

初晓恒 博士

      常常觉得惊讶,曾经做什么事情都会紧张、敏感而总是存有担心顾忌的自己,怎么可以淡忘很多事情,甚至对一些人和事都不那么在意,来来往往在眼前穿过便不太留下印痕,仿佛是看一出剧,曲散人终后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台词以及情节,也会随着转身离去消逝在风里。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成熟,到一定年龄时突然发现自己心态的改变和对人事认识的不同,渐渐的感知到十年是人的一个思想门槛,尤其是在30岁时会有一个不经意突然的转变。
      回顾70年代的教育过程,一直被教育成要有责任感、自立有追求,要懂得奉献与集体精神,以及要学会关心别人的角度,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等等。所以,一直都不会有自己的感受主张与对自己的珍惜,觉得那才是一个好学生或者一个人应该做的。于是,整个人便漂浮在周围的人事漩涡中,往往迷茫着左右沉浮,总以为付出,遵照了别人的情感与誓言,人生就会有梦想的实现,后来才发现失去的永远是自己的方向,获得的也总是事与愿违的心痛与悲伤。曾经为之努力与牺牲的热望,也换来了无数的不解与责难,甚至怨恨与决绝。
也是从那些时候开始,逐渐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原来它才是我们一生需要认识、了解和提升的对象,原来它才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知己朋友,原来它才是我们温暖自己,并激励自己向前的源头。看着身边很多人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追求着自己的内心,日渐形成自己的精神供给,滋养着自身的力量,很是感怀。我想这是我们每个社会和家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和爱,让他们从出生起就有自己较为客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看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角度与立场。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周迅与张信哲主演的电影《烟雨红颜》(又名停车暂借问2001。钟晓阳著),该电影描写了女主人公宁静和男主人公爽然的爱情纠葛,宁静为了爱情决然的寻找和追随着爽然,而爽然则始终怀着落寞悲观的心情躲避着,最后爽然只身远赴美国来停息自己的灵魂,留下失意而郁闷的宁静。也许两个人所追求的生活不一样,在爽然的世界里爱情最重要的也许是非常实际的物质成分,宁静所追求的也许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没有什么比两个人能在一起,克服千难万难在一起相视一笑,淡然前行更重要。影片的最后,宁静孤独落寞的站在窗前,看着满天飘起的雪花,经过多年的辗转离愁,经过多年的沉浮爱恨,感怀到:心跳的地方就是故乡,整个影片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感怀。
      在最初看这部片子时,觉得很老套与平淡,但是电影终结时这句话,却让我始终都记得并成为不断释然自己的力量所在。人是孤独的,也是无奈的,有很多美好的往事也有很多难忘的幸福,但最终人生还是靠自己去完成,最艰苦、最胆怯、最恐惧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己要单独经历的,亲人和朋友有时候也是爱莫能助的,增加心灵的力量,让心灵能宁静的安息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
    “心跳的地方就是故乡”这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诠释,学会跟自己和谐相处,学会淡然的看着云卷云舒,学会平静的看着朋友远去,学会愉悦的接受生活点滴的快乐,让自己的心灵踏实的在身体里跳动,感受着跳动的每一分钟,这才是我们能在随波移动中始终气定自若的关键。
      在闲来时光里,或独自,或三五伙伴,煮上一壶好茶,静静地欣赏着温暖的阳光斜射进房间里的明媚,感受着内心的跳动,倾听着内心花开的声音,我想那一定是让我们最踏实、最宁静、最舒适的时刻,因为我们的灵魂永远与我们自己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