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有历史韵味感的绍兴越江茶园与百年越红工夫

    于近日,终于按捺不住对绍兴越江茶业杨思班师兄茶园及越红工夫茶品,还有正在建设的越江茶茶叶园与浙江越红博物馆的向往,趁着还有一丝空闲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诸暨拜访想象许久的绍兴越江茶业。

   

繁忙建设中的杨师兄依然非常热情地放弃了一堆亟待解决的事务,作为一个绝佳的引导者把越江茶业以及未来规划一一讲解给我们,同时还耐心地陪伴我们深入走访了成就越江茶业所在地——斯宅村,以及越红工夫茶发展的重要历史遗址,让我们一行对越红工夫以及越江茶业也有了非常清晰地认知,就是在这个短短一下午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基本理清了越红功夫以及越江茶业所承载的人文气质和内涵,体会到了之所以成就百年越红最根本的原因,以及其中所蕴涵的浓浓的历史韵味感,更明白了来自温州的杨师兄经过多年打拼之后,之所以愿意最终长久落脚并迷恋其中的诸暨斯宅村。

杨师兄毕业于设计专业,深植于内心的美学追求与向往,也自然将中国古典审美理念融入到越红功夫茶的方方面面,这也让我终于领悟了最初之所以一见杨师兄茶厂的茶叶包装品,便在刹那间会涌动出的那种绍兴地域独特美学的激发与共鸣的原因所在。

经过交流后也更平添了对杨师兄的敬佩之心,利用可能的闲暇,他已经阅读了可以找到的所有关于绍兴和诸暨地区的文化史料,从而对于具有相当艺术功力的杨师兄而言,自然就如细雨润物般寥寥看似无意的几笔就在自己茶品中表达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情怀,这样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妥帖感,真是难得。

更让我久久难以平息在头脑中的钦佩,则是来源于杨师兄对越红功夫茶不遗余力地推动发展,其中身体力行不断积极与大家进行着有关越红的阐述、分享与探究实践,以旨在建立地区越红发展的标杆与示范,这也足以让人明白为什么短短时间里他可以走的如此优秀的原因。虽然仅仅才经过了这么一次短短的走访,但在我的心里却不禁油然地热爱起越红,以及杨师兄所掌舵的越江茶业。当我写起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已回来多日,却同样依然内心思潮涌动很久,我想这次走访真地太有意义与价值了,正是因为这次走访才促使我终于真正发自内心地体悟到了一丝所谓茶与文化之间那种微妙关系。

在整个游览参观过程中,留在记忆深处久久难忘的还有斯宅村那种罕见的宁静与古风,深厚而淳朴的民风至今也在斯宅村依然有所保留,走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古建筑中中,仿佛时光还停泊在唐宋或明清时期某个刹那,恍然间依稀仍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浪漫与精致,以及富足而悠闲的岁月。去过很多古镇和乡村,但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气息与喧嚣让我们无法能真正贴近和感受曾经的“中国式”经典日常生活之神韵,而在斯宅村我也最终领悟到了中国乡村中那种所谓的“诗意栖息”意味,并且也在那一瞬间,同样地不可救药般似的,把一个异乡客心灵永远地停驻在这个不被人所熟知的小小的村庄里,我很感谢这种不可言喻难得的缘分,也感谢和杨师兄得以认识交往的机缘。

  

绍兴越江茶业所在地有三个不可比拟的独具特色天然文化和自然环境优势:首先诸暨市是越国故都;其二是斯宅村,并且在这里我们也终于弄清楚杨师兄的越江茶业文化传承关系;另外一个便是同属于会稽山脉的东白山,其优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绝佳的茶园茶叶品质。

浙江诸暨市是西施的故乡,曾为越国古都,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

斯宅村为绍兴越江茶业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斯宅村位于诸暨市东南部,东部接嵊州市,东南毗东阳市,属典型的山区,距市区中心26公里。斯宅古村落属诸暨市东白湖镇管辖,古建筑群周围被青山绿水环绕,风景盛好。由于这里远离城市,许多古迹得以保留至今,也非常值得一游。据说斯宅现在清代斯姓居民建筑群14处,这些建筑的占地面积都在3000平方米以上,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千柱屋、发祥居和华国公寓别墅等,是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群。背倚葱郁平缓的山坡,面对潺潺溪流,坐南面北,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屋主斯元儒是当时诸暨有名的大财主。为什么在如此偏僻的穷山恶水之间会建有如此规模和艺术的建筑群呢?在千柱屋大门上方的砖雕可以找到答案:小船出去,赚到钱以后大船回来,并受到尊重。几百年以来斯宅的祖先们就是遵循这一传统,出外赚钱,将财富带回家乡盖房子,将古代文明凝固在建筑里流传至今。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也是越红工夫的重要生产基地,悠久的制茶工艺一直在这里有良好的传承。在斯氏建筑群之华国公别墅西北侧,占地面积576平方米,还曾经存在着一个大生精制茶厂,是诸暨市保存较好的重要工业遗址之一,其前身为永义茶厂,始创于1917年,由斯松贤和其他斯姓族人以集资合股的形式筹建而成。1942年改名为源大茶厂。1945年,斯松贤与美国人开的上海中信茶行合作,源大茶厂负责收购、制作加工,中信茶行负责销售。1946年,茶厂由杭州中茶公司接管,改名为大生精制茶厂。1950年后,茶厂收归集体并交由斯松贤的曾外孙斯根坤管理。现在,从斯根坤先生手中得到衣钵传承,杨思班师兄为第三代传承人,并不断进行着越红的扬承与发展,并取得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成就。

   

东白山位于浙江省中部,最高峰太白峰系会稽山脉主峰,海拔1194.6米,主峰太白尖位于浙江金华东阳市虎鹿镇。自古以来为浙中名山之首,是浙中地理上的“屋脊”,也是古越文化滥觞于会稽的崇高象征。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即列东白山为全国十大名山,另据中科院专家考证,东白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七洞天,即金庭崇妙天,历为道教重要修仙之所。

东白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10.7℃,无霜期180天左右。由于独特气候地理条件所致,旅游区内有罕见的南方高山湿地400亩,百年以上的香榧古树群近万株,连片高山茶园一万余亩。2001年被授予“香榧之乡”称号。东白山茶叶形、色、香、味俱佳,历史悠久,明朝就被列为贡品。东白山气候宜人,常年云雾缭绕,是得天独厚的避暑休闲胜地。

就是在这样山美水美,历史文化丰饶的土地中,孕育了绝佳的越红工夫茶。在这里还不仅仅有让人神往的茶叶,更有许许多多好吃好玩,甚至不断留驻,以及让我们心灵得到慰藉与舒缓的精神寄托。我真的很期待有机会还会再去斯宅村,还有杨师兄的越江茶业,我想我这一生都不会厌倦在那里坐坐,或者是随意走走,我也同样愿意陪伴着满山的茶园和茶香就这样让四季流转。你呢?那么有空我们就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并且记得目的地还有一个热情而爱茶的杨师兄,以及一个正充满勃勃生气的越江茶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