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晓恒博士座谈调研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和济南职业学院

        2012年2月16-20日,初晓恒博士随同学院一同座谈调研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和济南职业学院,两所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学系主任、骨干教师等都分别热情接待了来访一行人员,双方深入分享和探讨了相关核心关键问题,诸如教学基地建设,国际合作、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问题,办学理念与途径,示范与重点专业建设,实训室运作,课程实施,学生管理,教学设备设施,校园文化积淀,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师资构建等。在交流过程中,也系统参观调研了两所院校实训室和教学场所,以及技能基地运作场所等,对具体实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在交流中,重点问题之一也主要集中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实施细节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高端人才培养趋势的迫近,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院校关注的一个新热点问题,高端人才培养也必将成为下一轮人才培养的竞争焦点,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通过座谈调研,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提升必须根植于实干踏实的行动,短期、中期和长远规划的系统体系,内涵构建与探索,运作平台合理化、国际化与科技化,以及严谨科学的精神等。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通过调研座谈也进一步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的工作,只有充满梦想与理想气质、运筹帷幄的高远胸怀、愚公移山的苦干精神,以及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严谨踏实的专研精神,那么未来的中国教育一定会在世界教育竞争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也必将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重要的生产力,并且以充满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朝气蓬勃态势引领地区和国家创新富强安康之路。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隶属于山东省旅游局,系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教育厅、省旅游局双重领导、以省旅游局为主的管理体制。现设有饭店管理系、旅行社管理系、休闲产业管理系、营养与烹饪系、基础部、计算机网络中心7个教学系部。学院专业体系完善。学院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涵盖旅游业各主要领域的专业体系,共开设18个专业。   学院位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济南东部大学城,校区占地1000亩,依山而建,风景秀丽,紧靠经十东路,交通极为便利。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系济南市花园式单位。   
        学院以先进的国际化办学思想为指导,秉承“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的校训,坚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高等院校,全力打造现代旅游管理服务精英的摇篮,办学水平和品牌形象不断上升。   
        学校硬件设施在国内同类旅游高等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除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和多功能塑胶田径场等主体设施外,还配有多功能厅、形体训练房、模拟导游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英式酒吧等,功能先进的航空模拟教学中心、大学生生活服务和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四星级校内实习宾馆、开办全资质国际旅行社、建有高尔夫练习场、出版发行大型时尚旅游期刊的旅游专业院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国际型”教师队伍。既有一批具有丰富旅游业实践经验并赴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进修的专业课教师,又有一批多年从事专业技术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同时还常年聘请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外籍教师任课。   
        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坚持“与市场接轨、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已成为突出特色。与洲际、凯宾斯基、喜达屋、香格里拉、文华东方、华美达等国际著名饭店管理品牌,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花园饭店、西郊宾馆等一大批五星级饭店,以及深圳世界之窗、上海华侨城欢乐谷等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有超过10%的学生赴日本、阿联酋、美国、英国、新加坡、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企业实习研修和就业。世界最大的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在我院建立了英才培养学院。与英国波恩茅斯和普尔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韩国信兴大学、金泉大学校、韩北大学校、韩国资源评价研究院、新加坡厨艺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2+1”、“2+2”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中外双学历、本科直读、攻读研究生等多种留学选择。自招生办学以来,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就业,部分毕业生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为旅游行业管理服务的精英人才。   
        学院是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并开办了山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旅游培训中心、山东葡萄酒培训中心、《旅游世界》杂志社等省属事业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省直文明单位、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2008年8月,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将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授予我院,这是世界上教育机构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2009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9年4月,我院成为十一届全运会“全运村指定服务单位”。
济南职业学院简介:
        济南职业学院是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济南教育学院、济南机械职工大学、济南职工科技大学合并基础上成立的市属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立足省会,面向全省,以高职教育为主,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为一体,以“厚德博学、强能善技”为校训,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与技能融合”为特色,是一所重点为省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被评为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文明校园,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在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0年,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具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原济南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教师教育成绩斐然,是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原济南机械职工大学和济南职工科技大学分别成立于1980年和1979年,是山东省首批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高职教育经验丰富成效显著。三校都曾获得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135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亿元,图书馆藏书90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仪器设备5000万元,在校全日制高职生9000余人。现有4个校区,3个校区位于济南市区中心地段,新校区位于济南市旅游路5518号(历城区蟠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邻),校园内山色苍翠,绿草如茵,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院教学系部齐全,专业覆盖面广。设有机械制造系、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财经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外语系、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系、基础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13个教学机构。设置39个专业,涵盖了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等8个专业大类,涉及18个专业类别。其中,餐旅服务与管理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部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42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1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者14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7.7%;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院还聘请企(行)业高技能人才、著名专家、能工巧匠273人为兼职教师,形成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2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出版专著及主编、参编教材165部,其中2部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5部获得省级优秀教材奖。学院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院级精品课程33门。
        学院实习、实训条件完备。分别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鸿腾山庄餐饮有限公司、济南三江顺通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建设2万平方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车间)、教学做一体教室50个。与省内外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个。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会计从业资格考点,开展多工种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学院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学院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而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学生获得全国和全省大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取得实效。在济南与澳大利亚郡得勒普两个友好城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海岸科技学院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4个专业,在校生150人。在中澳两地都建有国际标准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学院还与德国工商行会合作,建立起中德合作“济南职院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开展机电一体化、企业机械工两个专业的人才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按照“立足济南、服务社会、提升内涵、加快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动力,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抓手,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