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资格

行者无忌(选自《读者》2006年23期卷首语)
        谦虚有很多种,真正的谦虚,不是谁都有资格享有它的。
        胸无大志的人,即使极其诚恳地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志向。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坦率,这种坦率有时让人觉得是在叹息;毫无才学的人,即使极其认真地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这也不叫谦虚,只能叫实在,这种实在有时让人觉得是在自责;主席台上,正式发言之前来一句:我水平有限。这也不叫谦虚,只能叫客套,这种客套给人感觉是一种身份的炫耀;辩论场上,笑应对手一句:我的意见可能不太成熟。这不叫谦虚,只能叫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以退位进的宣示:机遇面前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地嗫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也不叫谦虚,只能叫哀鸣,这种哀鸣除了显示无能为力之外,便是在患得患失间不知所措;困境之中难做决断,跌倒后爬起乱了方寸:看来我是真得顶不住了,这也不是谦虚,只能叫无奈,这种无奈表明了穷途末路的到来。
        谦虚需要一种底气来支撑。
        聪慧是智者的底气。智者的聪慧在于能从聪慧中看到局限和缺欠,他的和气中透出低调,和颜中多有雅量。
        善良是仁者的底气。仁者的善良是能容天下无端的伤害和浅陋的狂妄,他的谦卑融于忍耐之中,他的虚怀嵌入慈悲之中。
        博大是强者的底气。强者的博大是能让对手心悦诚服地拥戴和情不自禁地敬仰。
        谦虚的人,因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为想得远,所以不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傲;因为行得正,所以不惧。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谦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