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学员品尝福建秀雨农业赞助的漳平水仙

 

   福建省是我国茶树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而且茶树树种繁多,因此也造就了常令人痴迷又认知迷茫的众多茶品。其中,漳平水仙可谓一个重要的乌龙茶茶品之一,但对于宁波地区爱茶习茶朋友来说,漳平水仙还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茶品。很有幸培训点得到福建秀雨农业杨登斌师兄的赞助,今年10月刚刚作出的新茶香气诱人,品质优异,从而也让我们教授的学员得以有口福好好品尝一番最正宗的漳平水仙。

   正因为培训点得到越来越多茶产业企业的支持与帮助,才得以在教学中让学员对茶树树种、茶叶加工和不同制作方式的茶品等,有了更深入的对比分析与直观体验,从而对茶叶知识也有了较多的认知,以及更有越来越多的学员开始对茶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领悟了产学研协同发展最深切的价值所在,我们相信这是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途径与方式,但对一个教学机构来说,能走向良性产学研合作轨道上,在相当大程度上也与自身不断培育出的优异品牌与引领地位息息相关,我们也深知其中所需要付出的种种艰辛与努力。

  

    

 树种和树型知识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利用、栽培茶树最早,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全国茶树良种审(认、鉴)定委员会分别于1985年、1987年、1994年、1988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10年审(认、鉴)定通过了123个品种,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106个。它们中有一部分或在创制性、优质性、丰产性、抗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点,但有部分有性系品种,由于个体间良莠不一,已不适宜现代茶业生产的需要,停止推广,目前生产上主要栽培或者适宜推广的有78个品种(表内用蓝色字体标出)。将这些国家级良种根据树型、叶种的不同进行分类,参见下表:

 

 

 

   

国家级茶树良种的树型及叶种图表

 

   备注:本表根据骆耀平主编的《茶树栽培学》(第四版)和陈宗懋、杨亚军主编的《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整理而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下的规律:

   1.乔木型大叶种的国家级良种主要集中在云南,抗寒性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适制红茶和普洱茶。加工后的普洱生茶鲜爽浓厚,香气高扬,经陈化后滋味醇厚、香气陈淳,品质优异。

   2.小乔木型的国家级良种主要集中于华南茶区与西南茶区,抗旱性与抗寒性较强,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适制乌龙茶、红茶、白茶。

   3.灌木型国家级良种分布广泛,以中叶种居多,嫩梢细小,节间短,可以加工成不同外形的茶叶,抗旱性与抗寒性强,并且滋味鲜爽,整体协调性好,适制性广。

   这些规律的形成可以从我国茶树进化路径中寻找到答案。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茶树种类变异最多,气候变化多端,从而使茶树发生同源隔离分居状况。通过大自然的筛选,最初的茶树乔木型大茶树逐渐向两极延伸、分化,向着温暖、湿润方向发展的,就成了大、中叶种的小乔木型茶树;向着抗寒、抗旱方向发展的,就成了中、小叶种的灌木型茶树。【资料来源:一张表了解国家级茶树良种的树型及叶种;中国普洱茶网】